当前位置: 首页>其他栏目>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深度被羡慕的美国教育,真相值得每个留学家庭深思

美国教育的成就举世瞩目,也因此铸就个国人对“美式教育”的乌托邦想象。但大多数国人对美国教育的想象,并非建立于全面的事实基础之上。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美国教育的真相才慢慢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其中,有多少美丽的误解?

作对比,是人之天性。


然而,对比该建立在事实与全面之上,教育尤其如此,否则便是一叶障目了。


有学者说:


如果你不了解美国教育,那你会惊讶于中美两个教育的差异;

如果你了解美国教育,你会惊讶于中美两国教育的相同。


一度被中国家庭羡慕的美国教育,真相到底什么样?


真相一:美国也有“学区房”


首先要说到的第一个美国教育的真相就是学区房。对,这个让无数中国家长情绪复杂的话题。


其实,“学区房”的概念起源于美国。在美国,学区房基本上按照城市和邮政编码来划分。让中国家长苦恼的学区房,在美国一样“生猛”,仅仅隔一条街,房价可以差五倍。

两个学区间隔仅有15米的一条河,但是贫富和教学质量差异巨大。


而美国学区房和中国学区房的区别大概是在于:国内是因为学校好,所以周围的房价贵;但美国学区和社区的关系基本上相互促成——


美国社区有着明显的社会地位之分,富人有富人区,穷人有穷人区,中产阶级也多是选择集中居住。而购房者更看重的是综合指标,除了教育资源还包括该地段的配套医疗、服务环境和交通等多方因素。所以“好学区”房价高,并不单纯是学校的因素,而是一个“好社区”的存在促成了一个“好学区”的建成,而“好学区”又进一步吸引了更多潜在购房者来此购置房产。


对应的,教育理念不是按学校分,而是按照该学区的房价来区别。美国公立中小学的经费是由该学区房产税而来,换句话说就是富人区的孩子有更多的教学资源。基本上,孩子们也只会和自己同一阶层的孩子上学。


所以,不同学区的学校,也就有了不同的教育诉求。


真相二:美国教育阶层之分比你想的更明显


美国教育在我们眼里,大概可以用素质教育来概括——通常意味着创造力、自主性,会让孩子的个性得到解放,培养出来的都是乔布斯一类改变世界的人。


但是,真实的美国是不是如描述的这般美好?其实如果真正了解了美国教育,也许中国家长们会是另外一种态度。正如刚刚说的,不同学区的学校,有不同的教育诉求。不同学区之间,教育也是有阶层的。


社会底层的学校强调KIPP


KIPP是“the Knowledge IsPower Program”的缩写,意味“知识就是力量”。怎么样,这句话是不是在国内也时常听见?


这些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是这样的:


老师教任何东西,哪怕是解数学题,都是用向学生灌输规则的方法。学校里面还有一个非常复杂的奖励系统。表现特别好,低年级学生给几只铅笔,或者直接发现金;更高级的还有例如允许你中午吃饭的时候带上耳机听音乐……


学校的生源96%是黑人和拉丁裔,88%有资格领取政府提供的免费午餐补助,可谓边缘、弱势、穷人的代表。然而这个系统却让84%的人数学成绩居于同年级平均水平之上,又有80%的KIPP学生最终考取大学——这些孩子很多都是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这些学生上学的诉求就是找到一份工作,有一个饭碗,说白了就是打造一个社会工具,不是在培养人才。孩子如果考上大学了,父母们通常会喜悦地逢人便说:“我家终于出了第一个大学生。”


读到这里,会不会感觉这和国内不少家庭让孩子受教育的核心诉求极为相似?


你所羡慕的美式教育属于中产阶层


早上吃着有机麦片喝着牛奶,九点钟到校上两节课就吃午饭了,下午三点钟放学然后参加丰富的社会实践。国内理解的美式教育其实也只能说是美国中产阶层的教育。


比如说这样的学校要上历史课,老师往往会布置这样一份作业:全班孩子就这段历史,拍摄一部电影,有人负责写剧本,有人专门负责拍摄,最后的成品非常具有创造性。


这样的学校更多是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体育特长、独立思考的能力、口语表达的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探索问题的能力等。


老师不再直接控制学生,而是通过与学生交流来引导班级去做什么。


你看,这是不是国内不少家长都羡慕的美式教育。不过,这样教育的孩子顶多也只能算工艺品,并不是顶级的艺术品。


许多家庭让孩子学习更多的技能,正如通过镀金让工艺品值钱,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脱颖而出。而这么做的原因是希望孩子能够“取悦”这个世界。


然而,这还不是美国顶级的教育。


精英阶层的教育是懂得如何支配世界


中产阶层的教育已经是通常被我们提及、羡慕的了,但是精英阶层的教育大概更“高端”。


这些孩子大多上的是私立学校,他们不用写漂亮的简历去取悦别人,因为他们的父母大多都是国家的统治者或者拥有庞大的资源,他们天生就是站在社会顶层的。他们不用去学习这些规则,因为这些规则将来可能由他来定。


举个例子:数学课上学除法,老师问学生的第一个问题不是怎么算,而是“如果你面对这么一个例子,你的第一个决定是什么?”


孩子会提出自己打算从哪儿着手。老师就会说“你这个决定不错”,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说出自己的计划,让全班一起看看这个决定和计划的结果如何。


同样是历史课,老师不会让学生去演绎这段历史,而是会问诸如这样的问题:“你认为伯里克利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犯了什么错误?雅典公民又犯了什么错误?”

真相三:美国的“天才”比你想象中努力得多


在不少国内媒体此前的渲染中,美国的教育留给人们的印象是这样的:孩子们每天下午三点放学,然后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周末也不补课,而是各种聚会、户外活动,快乐的生活好像只有音乐和牛奶。


我们想象中的美国天才好像是玩出来的,不过真实的美国天才比你想象中努力的多,甚至也避不开“应试教育”。


美国有这样一类专门为天才开设的学校,破天窗地没有以学区分布。在美国“School Digger”的网站上纽约有2364所小学的排名。然后你会发现排在第一名的“Anderson School”已经连续多年霸榜。


不错,仔细看看,诶!这个学校的学区怎么那么大,几乎覆盖了整个纽约市区?之前不是说学校按学区分吗?


这所学校,就是所谓的“gifted and talented school”,根据纽约教育局的官方中文翻译,称为“资优校”。这种学校不是划片就近入学,而是通过考试选拔全市的顶尖高手。全纽约市这样的学校只有5所。


由于高手太多,竞争过于激烈,而即便是孩子考了97分,有资格报名这些学校,入学的名额也可能已经被99分的孩子填满了。


至于这些孩子进入以后的日常是什么样——


2016年全美高中排行榜中全国第19名、加州第1名的惠特尼中学就是典型的为天才服务的学校:156名毕业生共收到14份常春藤和250份斯坦福、麻理等一流名校在内的822份录取通知书。


在这个学校流传着一个数字:4。即“4小时睡眠、4杯咖啡、GPA4.0”——要想获得满分为4分的成绩,你得每天只睡4个小时,困了就喝4大杯咖啡,以便有精神熬夜苦读。


无怪乎有人说,美国人为什么那么注重体育运动?他们不仅仅是为了强身健体,更是为了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在拥挤的赛道上奋力向强,也许才是不让自己掉队的唯一方式。


所以,当我们一心抨击着应试教育,转而将目光投向美国的“素质教育”时,大概也是盲人摸象般看到美国教育的某一个方面。


向外看固然有必要,只是,美国的教育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应试”起来比中国更可怕。而即便是中产阶层的“素质”教育,大多也是为了升学加分,逃不过“取悦”社会的命运,和国内的现状何其相似。


然而,最好的教育大概并不是仅仅为了实现阶层流动,不是为了给社会培养“高质量零件”,而在于培养独立的人格,学会“自己如何做主。”


另外,教育从来就不只是学校教育,还包含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即便学校教育按阶层固化,也不可能阻塞阶层的流动。


英国有部纪录片叫做《人生七年》,片中纪录了十四个来自英国不同社会阶层的7岁小孩,摄制组随后每隔7年便会重新拜访这些孩子,再次将他们的素材集结成片,一直到56岁。

这些孩子正如美国教育一般,接受着属于自己阶层的教育,很多人从中看到了阶层的固化,但是其中是否有成功实现阶层流动的?有。


看似拼的是物质?其实最后决定孩子是否幸福的是思维。学校教育无论在哪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做到完美,但是,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才是家长和孩子努力的方向。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