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赴美留学追求的“精英教育”,到底是哪个阶层的教育?
一直以来,有很多人认为只要去美国,就能接受顶尖的精英教育,顺利成才。然而,在片面认知的背后有一个更加深层次的问题——阶层。
很多人羡慕美式教育,似乎在那种教育中学生的个性就能得到充分的解放,充满创造性,培养出来的都是乔布斯那样的人物。也有更了解情况的人指出,美国的基础教育水平其实很差,如美国学生的数学能力就是个笑话,还是中国式的严格要求比较好。这两种印象都是盲人摸象。我只问一个问题:你说的是美国哪个阶层的教育?
美国是个有严重阶层区分的国家,各社区按房价自然分开,在某种意义上是事实上的种族和贫富隔离。公立中小学的经费主要由所在学区的房产税而来,这意味着两点第一,富人区的学校更有钱,可以请更好的老师、用更好的设备、有更高的教学水平;第二,学生们其实是在跟自己同阶层的人一起上学。如果你考察美国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那的确比中国上海市学生的差很多。但美国这个平均成绩其实是被贫困社区中的黑人和墨西哥移民拖了后腿。如果你考察美国富裕白人社区学生的数学成绩、那可是一点都不比上海学生的差。但成绩还不是主要问题。中国一个城市内好学区和差学区的区别仅仅是考试成绩高一点儿或者低一点儿、考上重点中学的学生多一些或者少一些,都是”量”的差距,而美国不同学区的教育到是”质”的差异。如果你上greatschools.com之类的网站查一个美国中小学校的综合评分,网站首先告诉你的是这个学校学生的种族构成,如有多少白人、多少墨西哥裔、多少亚裔等;然后是贫困学生比例,如有多少学生使用了政府资助的免费午餐;最后才是学习成绩。阶层比分数重要,因为各阶层的教学方法和培养目标完全不同。教育研究者Jean Anyon,曾在20世纪70年代末,全程跟班考察了不同阶层的几个小学的四年级和五年级教学情况,然后在1980年发表了一篇至今看来都毫不过时的经典论文《社会阶层与隐含教案》。如果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让你感到愤怒,想要改革的话。Anyon这项研究所揭示的美国教育体制,也许会让你绝望。Anyon说,哪怕是在四、五年级这个距离起跑线没多远的地方,不同阶层的学生事实上就已经在为他们将来要从事的“不同阶层的”工作做准备了。“龙生龙,风生风,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龙凤的儿子,又岂能跟老鼠的儿子接受同样的教育?
普通工人阶层的学校强调遵守规章流程。整个教学充满死记硬背的机械式程序,几乎没有做选择和做决定的机会。老师教任何东西,哪怕是解数学题,都是用向学生灌输规则的方法。这些规则通常包括若干个步骤,而学生必须熟记每一个步骤,老师常常不看你的最终结果对不对,而是看你是否背熟了步骤!比如老师教两位数除法,就会直接告诉学生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既不解释为什么非得选择这个做法,也不告诉学生这么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的小学教育大概比这个好不了多少。做数学应用题如果不先写一个”解”宇,无论对错都会被扣分。老师非常纠结于”乘”和”乘以”的区别,到底是3×5还是5×3,写反了就是错。我的初中是在哈尔滨市道里区最好的中学读的,遇到整个学校最好的数学老师,结果数学课仍然强调对步骤的死记硬背——我至今还记得解一元一次方程共分五步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解方程——其实有些题不按这个步骤做更好,但上数学课经常要考背诵。这个阶层的学校里自然和社会科学课程也都是死记硬背的方法。学生们并不被鼓励阅读什么课外书,也很少会把所学内容跟真实世界联系起来,基至连课本都不怎么用——教法是让学生直接抄老师写在黑板上的笔记!这些笔记就是考试内容。纪律是严格的,学生没有什么自由,教室里任何东西都”属于”老师,绝对不能随便碰。老师对学生说话非常不客气,经常有”闭嘴”之类的命令,时不时地制止学生乱动。不过老师自己并不遵守什么纪律、经常拖堂,根本不在乎下课铃。
一般中产阶层的学校强调把事做“对”,有点像中国的应试教育,学习材料为核心,要求学生必须理解这些材料——你可以用自己的方法解题,只要你能得到正确答案。社会科学课上老师会给一些阅读材料,并配以问题,这些问题都有明确的答案,其根本目的在于考察你是否真正学习了那些材料。学校教学很强调课本的权威性,你绝对不能对课本结论提出质疑。如果你喜欢批判式思维、对有争议的话题有自己的看法,老师则认为你是危险的。这种小学,使我想起我当年读的高中。那是一所省重点高中,云集了哈尔滨相当一部分最好的老师和学生。除了没有质疑课本的自由,整个的教学的确是非常灵活的,老师有时候还会讲讲笑话。我们根本就没有家庭作业,有时间可以搞点个人针对性训练。我们非常明白来这里上学的目的:如果能学到实用的知识当然好,但最重要的是必须考上大学。美国一般中产阶层的学校也是这样,一切为找工作和上大学服务。老师仍然控制学生,但这种学校的老师人品都很好,自己也能遵守制度,至少不会拖堂。
专业人士阶层的学校强调创造性和独立性。美国的所谓”专业人士”,是指医生和律师这种需要长期的学习和训练才能入职的人物,他们拥有专门的技能,他们只有考取一个资格认证才能工作,而且还有自己的职业准则。这些人是中产阶级中的上层,收入不菲,对生活和职业都有很好的规划。这种人的子女所能得到的,才是中国人心目中神话般的美式教育。虽然还是小学生,学校已经要求学生有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课堂作业常常是写文章和做演讲,你必须能够自己找到素材、选择方法、组织语言、描述想法。这基本上是我当初的大学所在的层次,而这些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开始搞独立调研了!比如,一个任务是每人回家统计自己家有多少台电视、冰箱及多少辆汽车等物件,在课堂上每人负责统计其中一项物件的数字、计算全班平均值。机械化的计算部分你不用管,老师给你提供计算器——但是你必须把调研部分搞好,会有另一个学生检查你的工作。统计完成之后,有的学生甚至还提出建议,跟别的班比较一下数字。历史课上学到某古代文明,作业是学生们要以其中的人物事件为题拍个电影!有人负责写剧本,有人负责演,有人负责拍摄——当时还没有数字设备,所以家长得帮着剪辑8毫米胶片。学生们要时不时在班级里播报一下新闻时事,老师偶尔还引导他们发现事件之间的联系。写作强调创意,科学强调第一手的实验感觉。答案对错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真正理解这个内容到底是什么意思。老师不再直接控制学生,而是通过眼学生交流来引导班级去做什么。任何学生都可以在任何时候去图书馆拿本书,而且只要你在黑板上签个名,哪怕上课中途也可以不经允许离开教室。哪些内容要多讲点、哪些内容要少讲点、老师都能听从学生的意见。
主管精英阶层的学校强调智识。这个阶层就是所谓的资本家阶层,学生家长是这个国家的统治者和拥有者,他们当然没必要训练怎么遵守别人的章程,他们不用关心怎么用漂亮的简历取悦雇主,他们基至不需要自己去设计什么产品。这个阶层的学生学的不是怎么遵守规则,而是怎么制定规则。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决策和选择。哪怕在数学课上学除法,老师问学生的第一个问题不是怎么算,而是“如果你面对这么一个例子,你的第一个决定是什么?”老师就会说你这个决定不错,然后引导你进一步说出自己的计划。然后让全班一起看看你这个决定和计划的结果如何。老师不主动提供任何解题方法,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去制定公式,也就是规则。老师不问对和错,而是问”你是否同意这个说法?”如果全班都发现你错了,老师告诉你的是”他们不同意你……当然,你对老师讲的东西,也可以随时”不同意”。这种统治阶层的教育,已经不是追求什么表达能力、艺术效果、漂亮的PPT之类了,而是追求分析问题。这种小学同样学到古希腊历史的时候,不是让学生会表演个什么历史人物的电影,而是问学生”你认为伯里克利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犯了什么错误?雅典公民又犯了什么错误?”这种问题!这些注定成为未来领袖的小学生从四、五年级起就已经开始在课堂上对当前问题发表看法。工人为什么罢工?他们这么做对吗?我们怎么阻止通货膨胀?老师说,你不知道答案没关系,我提问题只是让你学会怎么想。这些学生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他们如果学习了一种复杂语法,单单在考试中答对还不行,必须在此后的写作中用到这种语法,否则老师就不干。写作课也不是追求什么创意、感情描写。而是强调故事结构和逻辑,并且直接用于社会课和科学实验报告的写作中。学生不但自主,而且可以自治。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一次老师。然后老师和其他学生对他进行全方位的评判。纪律上没有什么要求,任何人部可以随便离开教室,可以不经允许使用学校的任何东西,集体行动也不用排队。学生学到的是选择和责任。你可以给自己设定优先目标、你自己决定干什么,你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你自己管自己。老师有时候发至抱怨学生自治的能力还不够。老师说:”你是你这辆汽车唯一的司机,只有你能决定它的速度。”
如果在美国生错了阶层,上学岂不成了无比憋屈的一件事情?素质的确是可以遗传的。现在科学家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智商可以遗传,再考虑到家庭环境的作用,大多数情况下,人不太容易超越自己父母的阶层。但人之所以不是机器,就是因为人在根本上是自由的。基因加环境也不能把人完全定死,人总有自由意志。大多数情况下如此,但每人都可以不必如此!话说回来,现阶段的中国教育,毕竟跟美国还有很大区别。中国暂时还没有这么强烈的阶层区分……出身于上层社会是一个巨大的优势,使人的心态完全不同。耶鲁大学为了让学生体验这种心态学会富有地生活,可以出钱让学生到中国做访问学生,可以出钱让学生去纽约看百老汇演出。人只有见多识广,才能有选择的能力。我们大概可以说,现代教育可以简单地分三个层次,对应三个阶层:1、贫民家庭对教育的期待是培养工具、以找工作为目的。2、中产家庭对教育的期待是培养工艺品,以提升个人价值为目的。3、上层家庭对教育的期待是培养主人翁,以欣赏、选择和改变周围世界为目的。现代流水线式的教育只能把人送到第一层,想要进入第二层,家庭必须出力,然后你还得去精英大学。而第三层,则几乎完全是家庭和个人的事情,学校教育的作用很小。我多次看到有人统计,说中产家长每天跟孩子说多少个单词,因为单词数听得不够,所以贫民家庭孩子智力发育不如中产家庭——再有多少这种研究,也无非是从各个方面验证一句话:家庭收入水平和父母文化水平,直接决定孩子能达到什么层次。人很难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可是如果人人都按照这个剧本演出,世界就太没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