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其他栏目>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未来20年,最能让孩子受益的学校,或许都该具备这4个特点

 看点    在教育领域,对于教育本身的反思与创新从不曾停止,诸多创新学校也随着各种教育理念诞生。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疫情的冲击,都在呼唤教育领域的更多改变。世界经合组织近期发布的《回到教育的未来:经合组织关于学校教育的四种图景》报告中,就展望了未来20年,教育的四种可能的图景。受这份报告启发,外滩君结合了当下国内外学校教育的创新与变革,窥见未来学校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未来学校教育大胆猜想,并将其总结为四个关键词:技术化 、中心化、个性化、项目化。


“如果今天我们遇到了一个刚刚来到地球的火星人,对于如何设计他们自己的教育系统,我们会有什么建议呢?”


前不久,经合组织(OECD)发布了新报告——《回到教育的未来:经合组织关于学校教育的四种图景》(Back to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Four OECD Scenarios for Schooling),如上思想实验,正来源于此报告。


  • 我们是否会建议从我们现在所知的学校和学校教育开始,并建议对系统进行现代化和微调?这在概念上相当于重新配置房屋的门窗;

  • 还是我们更愿意推荐一种完全不同的教育创新方式,在充分利用人、空间、时间和技术的基础上,改变传统学校教育的结构?


经合组织的最新报告指出,前进的道路很可能是这两种方法的结合,报告中关于未来学校教育的四个图景则为这两种方法打开了大门,这4大图景从4个不同的角度对未来学校的图景展开了构想。


未来学校教育的四种图景


 1. 学校教育扩展(SCHOOLING EXTENDED) 


加强目前前端的大规模学校教育模式(an intensification of the current front-end, massive schooling model)


参加正规教育的人数继续增加。国际合作和技术进步支持更加个性化的学习,但学校教育的结构和过程仍然存在。


 2. 教育外包(EDUCATION OUTSOURCED) 


外包学校教育和由此产生的学习市场激增(an outsourcing of schooling and resulting surge of learning markets)


随着社会更加直接地参与公民教育,传统的学校教育体系崩溃。学习通过更加多样化、私有化和灵活的安排进行,数字技术是关键驱动因素。


 3. 学校作为学习中心(SCHOOLS AS LEARNING HUBS) 


学校教育的再利用和学校的改造(a re-purposing of school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schools)


学校依然存在,但多样性和实验性是常态。开放的“学校围墙”将学校与社区连接起来,有利于不断变化的学习形式、公民参与和社会创新。


 4. 无边界学习(LEARN-AS-YOU-GO) 


校本学习的终结和学校教育的消亡(the end of school-based learning and demise of schooling)


教育随时随地都在进行。随着社会完全转向机器的力量,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之间的区别不再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报告所指向的时间维度并非是遥不可及的未来,而是直接指向近在眼前的未来20年。


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校都在不断探索适应未来发展需要和全球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人工智能、教育科技创新、学习空间模式等教育变革在很多学校中得到有益尝试。


其中,Altschool、 美国加州圣地亚哥的特许学校 High Tech High 、芬兰的现象式教育、密涅瓦大学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另外,斯坦福大学的开环计划,也在为教育变革提供自己的探索思路。


在中国,也有一些学校开始自己的探索之路。比如李一诺创办的一土学校、北京十一学校等等。这些学校都在尝试走出以往的教育模式,尝试教育创新。



今天,我们不对报告中的图景进行陈述,而是在经合组织所描绘4种教育图景下,结合当下国内外学校教育的创新与变革,从中窥见未来学校教育的发展趋势,并展开对未来学校教育大胆猜想。


这里我们将其总结为四个关键词:技术化 、中心化、个性化、项目化


01

技术化


学校教育的技术化显然是不言而喻的,从学校教育的技术发展上来看,数字化与智能化是不可阻挡的时代发展趋势。


随着5G技术的落地应用,在线教育加速普及,新冠肺炎疫情又引发了在线教育的“井喷式”增长。“停课不停学”期间,直播课堂、数字化学习、在线辅导等成为学校开展教学的重要方式。


当然,技术化不单单指科学技术在原本教育方式中的应用,不仅仅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技术手段,也是改变教学内容的重要方式。在未来,数字化和“智能”基础设施将深入学习过程中,终身人工智能个人助理可以提出个性化的学习解决方案。


成立于2013年的创新学校 AltSchool 突出的一点在于他们以“技术支撑”的「教学管理系统」。


学生们按照年龄大小都能得到一本iPad或者Chromebook,上面记录着他们这一周的专属「任务清单」,这些任务都是按每个学生具体的学习特长「量身定制」的动态课程表。


AltSchool专门组建了一支「信息技术工程师队伍」,能根据师生需求研发与教育教学活动相配套的软硬件,为学校的个性化教育提供平台和工具支撑。


他们运用大数据技术采集师生教育活动中的各种信息,在对数据加工处理的基础上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把脉问诊”,为教师改进教育质量提供依据和指导。


同时,AltSchool的技术团队将「跟踪记录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程」,看他们是进步还是退步。老师使用AltSchool的技术平台软件,像创建“歌曲播放列表”一样,给每位学生创建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单。


AltSchool通过算法技术生成「专门的能力报告单」来显示学生不同能力的进步情况。



强大的技术支持,使AltSchool在个性化教育实践上向精细化、可操作性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然而,教学高度依托于技术,并不一定都指向正面效益。


AltSchool 的教师之一保罗·埃默里克,在AltSchool 的教学经历长达5年,他发现 AltSchool 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并提出了不满与担忧。


埃默里克称,高度依赖科技产品的教学,这使得他与学生的最多的联系就是电脑。通过技术平台制定的个性化学习表,使每位学生都与同伴相隔离而导致冷漠。


实际上,在学校开办的第一年后,埃默里克的成绩并不如其在公立学校的好,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比以前还差。这样的“失败”让他倍感压力和焦虑,和绝望。


毫无疑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科技的进步必将迫使学校进行新的变革,学校教育会持续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扩展,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也将不断扩大。


不过,技术高度推进教育方式变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警惕随之可能出现的问题。


02

中心化


学校将变成更广泛的、动态发展的地方教育生态系统的中心,并开放给非教学专业人员参与教学,不同的个人和机构参与者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技能和专业知识。


开放的“学校围墙”将学校与社区连接起来,博物馆、图书馆、住宿中心、技术中心等外部机构将成为学校的重要资源。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认为,传统学校无法适应当下的变革需求,“学习中心”是未来学校的重要表现之一,传统的school将变成learning center


朱永新指出,现如今研学旅行、营地教育之所以如此盛行,正式因为它就是未来的学习中心的模式,而且未来的学习中心不是现在的学校转型,所有的教育机构都将成为学习中心


当学校成为学习中心,传统的文凭压力由此瓦解。每个学习中心都可以给学生认证,制定相应的学分制,学生拥有充分的选择权。


在选择性进一步加强后,课程就会比文凭更加重要,学了什么比在哪里学习更加重要。广泛的学习来源和能力评价得到认可和重视,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言,未来,文凭将有可能被课程取代。


在未来,校外资源将被打通,学校的围墙不复存在,学校对于外部机构的利用不断加强。


这一点在AltSchool的教学上得到了验证,在这里教室已不再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单一场所。学校会因地制宜地利用博物馆、科技馆、城市公园、学术会场等空间,将刻板抽象的理论知识生动具体地呈现给学生。


在芬兰的现象教学课程中,师生也不固定在某一间教室里学习。他们活跃在学校的厨房、手工房、木工房、车间、音乐教室、语言教室里,也会走进森林、博物馆、社区,甚至与当地的教育机构合作,比如去建筑学校Arkki,亦或邀请芬兰的职业启蒙教育公司Me and my city来学校授课。学习的空间不再是一个封闭的教室,而是与社会、与大自然联通。



除了学校成为中心之外,老师的角色也将呈现的多样化发展趋势。


在这一点上HTH的教师结构与之一致,HTH跳出了只雇佣师范学院专业教师的局限,校园中有一半的老师不是职业教师,任何人都可以申请加入HTH的教师队伍。


很多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受教育改革的感召来到这里任教,学校因此成立了教师学院,给这些半路出家的老师提供培训。


“多元智能理论”之父,哈佛大学的Howard Gardne教授认为:


理想的学校就应该像儿童博物馆,给孩子上课的,应该是各行各业真正的专业人士。


学校变成了更广泛、动态发展的地方教育生态中心,并开放给非教学专业人员参与教学,不同的个人和机构参与者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技能和专业知识。


在未来,学校的范畴,学生学习的范畴,学习环境的范畴,教师的范畴都将进一步扩大。


03

个性化


美国加州圣地亚哥的创新学校——HTH(High Tech High),其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便是个性化教学


AltSchool 也是一所推崇个性化教学的创新学校,其个性化学习也成为了它最为外界关注的特点。


在国内,也有倡导“个性化教育”的创新学校诞生。2016年3月,李一诺在中国创办了一土学校(ETU school),一土学校十分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旨在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生成教育、跨学科和项目制学习,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激发和保护孩子的内心驱动力



 学习内容上,按需定制 


在未来,学习将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各种定制化的学习服务将随处可见。学习内容不限定在书本或者课堂,有些是人工制作的,甚至有些是机器制作的,学习的自主选择性更强。


比如,AltSchool就非常鼓励孩子个性化发展,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想做的项目、想读的书籍、想画的画。


学校还有一种叫做“Co-Curricular”的课程。如果选修了这门课程,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学生就混在一起上课,学校课程打破了年龄的限制,让学习完全以兴趣为导向,从而激发孩子求学的动力。


HTH也同样强调个性化,在HTH没有考试,因此就没有考试成绩可以向家长报告,每年一度的展览就是孩子们的学习成果,展览内容就是孩子们进行的项目,可能是一本书、一场话剧、一架飞机、一幅画,或是一个机械装置,每个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有着极大的自主权。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在2016新教育国际论坛上大胆设想了关于未来教育的变革,也曾明确指出未来的学习内容,将更加定制化和个性化。


 学习时间上,更加广泛 


创新学习 AltSchool 的学习时间也不限定于“可教时刻”之上,老师拥有极大的自主性,可以随意安排自己的教学内容。比如在午饭时间,老师也会拿来教学,可以和孩子一边讲故事,一边享受午餐,将教育潜移默化到日程的生活中。


实际上,我们现在很多学习过程也是随时随地的在进行,课程、讲座和各种形式的家教可能在线上和线下都很常见,在未来,正规学习和非正规学习的区别越来越小。


△ 学习边界上,更加模糊 


在未来,学习变得无边界性,这一点既包括空间上的边际模糊,比如将学校贯穿于生活、休闲、工作之中;还包括从个人成长的时间维度上,学习也不再有特定的阶段性,而是终生学习


在密涅瓦大学的教育创新中,我们可以窥见这种学习无边际模式的存在,Minerva一直鼓励学生将整座城市当作课室,去探索发现甚至创造适合你的学习机会。


Minerva的学生在四年里的每个学期都会去到世界上不同的城市生活和学习,包括美国旧金山(第一年)、印度孟买、里约热内卢、香港、悉尼、伦敦和开普敦等。学生以班级为单位住在那个城市,整个城市空间都是他们的校区,学习便贯穿于他们的足迹之中。



在学习时间维度上,“终身学习”观念早已被越来越多的受教育者所接受。《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对未来大学模式进行大胆的畅想,开环大学是其中最关键的计划之一。


该计划便解除了入学年龄的限制,无论是不满17岁的少年、或是已进入职场的中年以及退休后的老人都可以入学


开环大学区别于传统闭环大学(18~22岁学生入学,并在四年内完成本科学业),不仅创新性的解除了固定阶段的学龄限制,还将传统4年的学制延长到一生中任意加起来的六年,时间则可以自由安排


在开环大学的环境当中,高等教育开始向“LEARN-AS-YOU-GO”的方向上演进。在未来,传统学校教育的僵化结构(即年级分组、教育阶段)或将逐步被人放弃,学习者将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



△ 项目化 


项目化指的是教学内容不在按照传统按照不同的学科进行划分,而是一个项目为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中可能包含多个学科的知识。


这种项目化教育方式的最好阐释是芬兰的现象式教学,这种现象式教学方式曾被国外和国内媒体报道为“颠覆性的改革”。


其“颠覆性”表现在芬兰在沿用传统分科制教学的基础上,向“跨学科学习模块”转变,以培养学生贯穿于不同学科和领域所需要具备的横贯能力(transversalcompetence)


所谓现象教学,即事先确定一些主题,然后围绕这些主题,将相近的学科知识重新编排形成学科融合式的课程模块,在同一模块中囊括经济、历史、地理等各种跨学科的知识,以某一课程主题模块为载体,实现跨学科教学。


例如“新冠病毒”、“社区和环境变化”、“芬兰100年独立发展史”等主题。在学习过程中,是由师生共同选择现象或主题来进行课时规划的。


我们都知道,现象式教学并非是想实施就能开始的,因为教师结构往往决定了这种课堂学习结构。值得一提的是,在芬兰,正是因为高质量的教师团队为“现象式教学”提供了师资保障,教师具全科制、研究能力和自主权于一身。


芬兰自20世纪70年代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开始,就在小学实行全科制教师(class teacher),即一位班级教师负责几乎全部科目的教学(体育除外)。


70年代至今,所有中小学教师都必须具备硕士及以上学历,接受过至少五年的教育学专业课学习、教学法学习和教学实践。这就让芬兰教师不同于按教科书教学的传统教师,而是成为具有自主权的“研究型”教师。


“研究型”教师的最大意义:不在于是否写学术文章,而在于用科学思维设计教学,这便是现象式教育的基础支撑


被称为美国项目式学习先驱学校,HTH最特别的地方也在于它采用“项目制”学习方式。它是以PBL为主的学校,以贯穿全学年的项目为主要教学方式。


由孩子主动参与,自主选择学习项目;老师要做的,是设计学习项目,想方设法调动每一个孩子的自主学习热情,去完成学习项目。


前世界校长联盟主席、芬兰海外国际学校高中学段开发主任Mr. Ari Pokka,在谈论未来学校教育时也谈到,一个数学、科学或语言老师,也不能只了解自己的学科,而是要有一定的横贯能力,这样才能把横贯能力传递给学生。


现象式教学的日渐兴起,意味着传统的学科划分制的课程体系在不久的未来或将衰落。


我们的世界正在改变,学校教育创新也不断推进,关于未来学校“技术化 、中心化、个性化、项目化”的核心特征,在现有的教育变革中已经得到不同程度的印证。


有些特征的图景在现有的创新学校中正在上演,也有些教育创新可能也会走向失败。AltSchool动人的教育模式,曾经引起了教育界的极大关注,在成立四年之后开始转型,最后却关闭了校区。


国内主张创新的一土学校经过四年的发展,截至目前,已拥有北京校区、广州华美实验班、北京BISS国际学校和美国硅谷校区共4个校区,并于2019年4月正式开办一土幼儿园,办学年级涵盖幼儿园、小学和初中。


当然,未来学习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不得而知。因为未来在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无论是冠状病毒的流行,智能手机的发明和普及,还是其他什么,未来总是喜欢给我们“惊喜”。


就像“令人意外”的2020年,也在提醒我们,我们对未来的舒适假设可能会在瞬间改变。尽管具有挑战性,但这是一个行动的号召,提醒我们,如果我们愿意,我们可以更好地为未来做好准备。


现实也告诉我们,任何新的教育模式都可能不是一件可以速成的产品,模式的验证也需要时间来证明。


在一个复杂而快速变化的世界里,可能需要重新组织正式和非正式的学习环境,重新设计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甚至将原本的学校体制打破,重塑学校形态


教育方式的变革与创新不仅在我们获得学习和知识上打开新机会的大门,而且有可能重塑我们全球世界的未来


想要了解更多详细的留学资讯,以及你想咨询的留学问题,请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易致留学”,里面有我们老师的微信可以扫码添加,咨询哦,易致留学为你助力加油!!!


在线咨询